2月4日,“‘民’星闪耀 ‘惠’聚蓉光”大运共建共享体育惠民活动暨龙泉驿区首届市民运动会启动仪式在东安湖体育公园举行。


(资料图片)

大运场馆“活”起来,成都市民“动”起来,公园城市“靓”起来!自大运会筹备以来,成都一直遵照“绿色、节俭、必须”原则,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以“感谢、致敬、聚力”为主题组织实施共建共享惠民行动,全面开展“场馆惠民、体育惠民、文化惠民、环境惠民”活动。2022年全市大运场馆对外开放时长7.63万小时,免费或低收费开放509.48万人次,累计举办各类赛事727项,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共享大运红利。

场馆惠民

场馆建设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国际单项赛事标准,成都新建了13处体育场馆、改造了36处场馆,所有新建、改建工作已于2021年4月全面完工。这些体育场馆不仅能承担更高标准的赛事,更能激发大家的运动热情,助力成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按照“能赛尽赛、应开尽开、加强维护、健身利民”原则,春节期间,凤凰山体育公园,猛追湾游泳馆和东安湖体育公园部分区域也向市民开放,持续开展场馆惠民活动。

体育惠民

成都用全年持续不断的全民健身活动,推动着全市人民体育生活化,时刻践行着“年有主题、月有赛事、周有活动”。

成都大运会官网发起的“挑战吧!运动”全民健身挑战活动,四川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发布成都大运推广健身舞蹈,风靡成都的露营、骑行、爬山的“新铁人三项”、环城100公里的天府绿道等市民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全民健身的形态,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到室外,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化惠民

目前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建设工作已全面完成,综合展厅展陈已基本成型,预计在大运会开幕前后向公众开放。成都大运会博物馆的建成,为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大运遗产,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处了解大运文化和城市发展的好去处。

依托景色宜人的绿道,今年春节在成都环城生态公园中举行了新春欢乐集市,市民可以接触皮影、捏糖人等非遗文化,品尝美食,购买文创产品,体验民俗活动等。今年成都还将举行2023年天府绿道健康行活动,活动将贯穿全年。同时,成都市积极推动“大运有我”推广活动,并结合文化惠民,让老百姓在享受精品文艺的同时,以更加积极、昂扬、热情的姿态,融入大运、推广大运、共享大运,将更多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带给市民。

环境惠民

成都全力将大运会全力打造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社区运动角”“绿道健身新空间”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项目推动实施。社区运动角、利用公园绿地、街头广场等全民健身设施在成都街头随处可见,“15分钟健身圈”也成为成都市民的“健康圈”“幸福圈”。设施更加完善,功能齐全,大大提升了周边居民的运动体验感。新建、改建的体育场地及健身器材覆盖了成都主城区和各个区(市)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要,在全市营造出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激发了全民健身新活力。

各种赛事活动巧妙的将城市特色、生态环境和人文风光结合在一起,其中最著名的是环城绿道骑行,已经成为成都人的一种新生活方式与“出圈”全国的新名片。

大运惠民,是成都大运会从筹办之初就坚持的理念之一。而成都将通过各项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通过大运会向世界展现它的魅力。让大运场馆“活”起来,成都市民“动”起来,公园城市“靓”起来,成都加速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周瑶 红星新闻记者 裴晗 摄影 谢辉

编辑 欧鹏


关键词: 体育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