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时代,市场已看到存储芯片恢复曙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催化剂:迄今最高存储密度器件面世;

2、风向标:存储芯片迎来恢复曙光;

3、概念股:这些前瞻公司存储技术领先;

风口概念:存储器

一、催化剂:迄今最高存储密度器件面世

据科技日报,美国南加州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杨建华及合作者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已经为边缘人工智能(便携式设备内的人工智能)开发出了迄今存储密度最高的新型器件和芯片,有望在便携式设备内实现强大的人工智能,如让迷你版ChatGPT的功能在个人便携式设备内“遍地开花”。

在最新研究中,杨建华与来自麻省理工学院、麻省大学及他们初创公司的研究人员携手,将硅与金属氧化物忆阻器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了一款功能强大能耗很低的新型芯片。在迄今所有已知的存储器技术中,此新型存储器件拥有最高的信息存储密度。

二、风向标:存储芯片迎来恢复曙光

3月29日,全球存储芯片龙头厂商美光公布了2023财年第二财季报告,当季营收为36.9亿美元,上一财季为40.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7.9亿美元,同比下降约53%。

不过,惨淡业绩下,市场已看到存储芯片恢复曙光。美光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认为,内存和存储市场将在2025年创下新纪录,此后将继续超过半导体行业的增长。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Sanjay Mehrotra表示,已见到多个终端市场的客户库存减少,预计未来几个月的供需平衡状况将逐步改善,对长期需求仍充满信心。

在美股市场上,美光科技股价近期持续反弹,3月29日盘中该股创下年内新高,最新收盘价与3月以来低点相比,累计反弹幅度达到19.58%。

三、概念股:这些前瞻公司存储技术领先

A股市场上,布局存储器相关公司超过20家,截至3月30日收盘,概念股合计A股市值超6000亿元。

东芯股份(688110):主营业务为存储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是目前国内少数可以同时提供NAND、NOR、DRAM设计工艺和产品方案的存储芯片研发设计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南大光电(300346):公司ArF光刻胶已有两款产品分别在下游客户存储芯片50nm和逻辑芯片55nm技术节点的产品上通过认证,其中一款产品已达到商用水平并实现销售。

北京君正(300223):公司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在AI算法技术、高性能存储器技术、模拟技术、互联技术、车规级芯片设计技术等领域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