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李国田教授团队。川竹摄

人民网武汉6月16日电 (记者 周雯)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癌症”,是一种毁灭性的真菌病害,全球水稻每年因稻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达数千万吨。16日,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牵头多家科研单位,通过基因编辑创制了一个新基因RBL12,可在稳产基础下,显著提高水稻稻瘟病抗性等级,对推动作物抗病育种、植物病害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相关研究成果于14日晚发表于国际期刊Nature(《自然》)。该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李国田介绍,团队历时10年通过对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研究,发现了磷脂代谢参与水稻抗病的作用机制,在理论突破的基础上,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发现了新型水稻广谱抗病基因RBL12。

李国田教授在实验中。川竹摄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稻瘟病的主要措施。”李国田介绍,“与传统抗病基因相比,RBL12能抗多种病原菌、具广谱性,该基因田间抗瘟表现优异。”在湖北、江西和海南等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RBL12基因可显著增强水稻对稻瘟病、白叶枯和稻曲病三病的抗性,在稻瘟病害严重发生时能挽救约40%的产量损失。

研究团队还测试发现,该基因在小麦抗锈病和纹枯病上也有显著效果,进一步证明其在作物抗病育种中的巨大应用潜力,该研究模式也为类病斑突变体储备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借鉴。该研究成果对扩大抗病基因来源,推动作物抗病育种、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